蜂巢城市面对面:破译创新发展的“长沙密码”
阅读:4188 2020-11-24

640.png

湖南省省会长沙市,不仅是历经千年风雨的文化古城,同样也是中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这座GDP已过万亿的新一线城市,既孕育了一批大且强的上市公司,也成长出一批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还有旺盛繁多的初创企业紧随而来,在科创领域构建了“长沙厚度”。

 

长沙市金融办公布的长沙市2020年拟上市(挂牌)企业名单显示,共有263家企业上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逾两百家都属于高新技术和互联网企业;在报审和辅导的24家企业中,高新技术和互联网企业19家、占比达80%。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近年来,长沙的创新活力持续不断地释放,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今天的“蜂巢城市面对面”,让我们继续跟随复地产发中心的观察笔触,走进散发着承旧革新的湖湘文化气息的长沙,看看它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密码的背后又蕴藏着什么?



建设优质创新平台


由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9》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中显示,在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长沙创新能力位居第8,与深圳、广州等城市一起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长沙具有深厚的创新底蕴和强烈的探索精神,为了集聚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增强内生增长动力,长沙重点打造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研发及研发成果的产业转化。


截至2019年,长沙国家级科研平台达68家,省级科研平台近8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20多家,技术转移中心1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3家。还引进美国、以色列、意大利以及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长沙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目前,长沙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已超万亿元。


640 (1).png

网络图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长沙在政策和服务方面也不断加码,如成立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从落地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能真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举措。还建立线上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瞄准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优势,打破各创新单位之间的围墙,真正实现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成效显著。


为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长沙市科技局也深入产业一线,创新制定了“科技特派员计划”,包括湖南大学在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遴选了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深入到22条产业链中,与企业无缝对接技术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高校中,仅湖南大学近三年就有1500余项技术在地方转移转化,合同金额达74129万元。而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科技创业全过程孵化链条,已累计孵化企业336家,涌现了华曙高科、艾盛汽车等一批高科技企业。


640 (2).png

网络图:长沙有“不夜城”的美誉



人才流入激发创新活力


在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发布的《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长沙人口净流入强劲,每年流入人口都在20万以上,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45名、杰出创新青年科技人员72名,更引进两院院士25名,建成4家诺贝尔工作站、9家院士工作站。


人才的大规模流入和高端人才的扎堆,是长沙科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深究其原因,这主要得益于长沙的两大突出优势:一是医疗和教育发达,“南湘雅 北协和”中的湘雅医院就在长沙,而除了湘雅医院外,还有省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妇幼、省中医等知名的医疗机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长沙的医疗水平一直排名前列;整个湖南省的基础教育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长沙“四大名校(高中)”的一本率年均在95%以上,清华北大的录取率也是遥遥领先。


二是长沙的房价近几年一直控制得较好,在同类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此外,为了吸引更多人才,长沙还密集推出“人才新政22条”“五大人才工程”“科技创新1+4”“知识产权12条”等,从奖励补贴、购房补贴、项目资助、晋级奖励等方面精准施策,覆盖创新创业全要素,形成了降成本、促创新、揽人才、强产权的创新创业政策闭环。


人才集聚的效应已不断反映在产业创新中,近年来,一批批标志性成果在长沙应运而生:天河系列计算机、磁悬浮列车、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导航、数字文创等产业蓬勃发展。


640 (3).png

网络图:长沙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形成产业创新生态


长沙在发展中特别注重培育创新生态,牢固树立“产业价值链思维”,依托5个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和8个省级以上园区发展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建立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客商库、项目库、资金池、人才池,瞄准关键紧缺环节,精准强链补链延链。全市财政科技资金年投入产业发展20亿元以上,八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已有四个成为千亿产业。


2017年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594家、2018年达到2359家、2019年超过3000家,近三年长沙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年均增长近40%。2019年,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四个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640 (4).png

网络图:长沙橘子洲


长沙还多举措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建设了长沙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若干措施》《长沙市科技保险补贴办法(试行)》等政策相继实施,不仅加强了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降低了融资成本,还反过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效分散、化解科技创新创业风险,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就在本月6日,一年一度的“湘江金融发展峰会”再次召开,今年的峰会恰以“科技赋能 产融共生”为主题,共话产业创新与机遇,走好金融科技发展之路。而在今年4月,复地产发已落子湘江新区、打造“金融蜂巢”,并且短短几个月便引入了德邦证券、瑞达期货、众享比特等成功落户。近年来,湘江新区利用“产业引导基金+产业支持基金”双擎驱动,每月都举办路演活动,打通资本与企业对接通道,已累计对外投资项目412个、投资金额184亿元,推动金融和产业实现共生共赢。




640.gif


效果图:复地长沙“金融蜂巢”


这些年,长沙以创新、进取的积极态度铺就了一条科创之路,广聚天下人才,为企业创造优渥的生存环境,在科创产业领域不断积累,创投市场愈发活跃,也在一层层夯实产业厚度,从而实现政、企、民三方受益,举托起湖湘的未来。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上海2022年8月1日 /美通社/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22-08-27波坦 土地市场  阅读:3038
上海万科基于集团“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定位与担当,围绕“土地、城市、人”三大核心,制定出“地区振興、文化复興、体验新興”的“興计划”战略,全面助力城市更“興”发展。在深入践行“興计划”的过程中,上海万科以城市空间价值塑造者为使命,依托高品质的场景营造、新颖的内容运营、可持续的生态规划、有温度的专业服务,为城市注入活力,与城市共同发展——徐汇区,正是承载上海万科对城市空间价值塑造的重要实践区域。
2022-07-17万科 土地市场  阅读:5420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是一部史诗,记录着这片土地上跌宕起伏的变迁故事。历经30余年,布局百余座城市,世茂见证和参与了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今天世茂【对话城市】栏目,继续和您品读一座城市的理想。
2022-06-27世茂集团 土地市场  阅读:3733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是一部史诗,记录着这片土地上跌宕起伏的变迁故事。历经30余年,布局百余座城市,世茂也见证和参与了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今天世茂【对话城市】栏目,继续带您品读一座城市的理想。
2022-05-26世茂集团 土地市场  阅读:4365
这段时间写了重庆的央企开发商和港资开发商的过往发展和现状,不少人表示对重庆本土房企也感兴趣,尤其是对金科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金科。
2022-05-26城市分层 土地市场 金科  阅读:4395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