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区:如何打造网红打卡地 | 睿和研究
阅读:6870 2020-12-21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变化增长的过程,在量的方面,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所辖区域不断外延;在质的方面,表现为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


在技术、物流、土地级差的驱动下,原本在城市中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利润低的传统工业区陆续关闭或外迁,而新型占地小、能耗低、环境友好、利润高的高附加值部门在城市不断聚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是必然的过程。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已完成腾退老旧厂房242个,占地面积共计2517.8万平方米,其中待利用面积占70.64%,达到1778.48万平方米。

如何对旧工业区进行科学重构,是旧工业区改造更新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旧工业区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它具有特有的历史价值,反应特定时期工业生产状况;另一方面,旧工业区在城市中占据了着独特的位置和面积,需要重新产生经济效益,而不是依靠政府补贴来维护。

一个成功的旧工业区改造更新应该做到:功能转换,传统工业产业被替换,重新吸引信息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进驻,或者发展城市休闲、城市娱乐、城市旅游,以赋予旧工业区新功能,实现自己造血;历史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工业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突显,需要的是保护性改造和更新,重新诠释工业文明的魅力,以体现工业革命对历史以及现代生活的影响。

从实践来看,工业旅游区、开放街区、产业园区是旧工业区改造更新的三大方向。

在北京,仅朝阳区就已有57家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特色园区,比如:

77文创,原来是北京市胶印厂,变身为戏剧影视主题文创产业园区,入驻了戏剧、影视、设计界的多家企业;

郎园,前身是北京万东医疗设备厂,转身为文化创意街区,有三种物业形态,商业,办公和秀场,比例是餐饮24%,零售14%,秀场9%,办公41%,影视传媒12%; 

E9区创新工场,原是首农食品集团的双桥乳品厂,聚焦数字文创、人工智能两大核心业态,重点引入文创、科技细分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和独角兽公司;

798艺术区,前身是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

如今,在北京的西边,有一个更大体量的城市旧工业区更新重点项目——首钢园区的整体改造。

项目介绍

640.webp.jpg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区(以下简称首钢园区),占地2.9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紧临永定河,背靠石景山,是城六区唯一集中连片待开发的区域。

2010年12月,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

2017年11月,《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区详细规划》首钢园区北区获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

640.png

首钢园区区位图


运营模式





目前,国内旧工业区改造更新模式主要有三种:产权方改建运营、运营方改建运营、产权方与外部机构合资改建运营。

首钢园区选择的第一种模式,由首钢集团承担项目改造的出资方与运营方角色,一方面在于首钢集团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在于产权方改建运营,首钢园区可以更好地实现保护前提下的再利用,有利于传承文化和历史。

与798艺术区以厂房有所不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工业样板,多是筒仓、料仓、高炉等工业设施,首钢园区集聚了大量的工业建构筑物、文物、绿化、水域、山体、道路、铁路、管廊等各类资源,其特点在于设施关联度强、覆盖面积广和布局分散性强。

显然,由首钢自己来改建运营,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再利用。而作为“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首钢园区,也被列为首钢集团主要新型业务之一。首钢园区还需要对工业建筑植入新功能,产生经济效益。


空间规划




目前,首钢园区规划建设石景山景观公园、冬奥广场、工业遗址公园、公共服务配套区、城市织补创新工场五大片区。

640 (1).png


石景山景观公园

石景山景观公园即滨水综合休闲带,与阜石路、石龙路、滨河路相邻,与永定河融合为立体生态体系。

冬奥广场

冬奥广场片区包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驻地;冬奥单板滑雪大跳台正式比赛场地;速滑、花滑、冰壶、冰球等国家级训练场地等。其中,由原精煤车间厂房改造的短道、花滑、冰壶馆已经投入运营。

工业遗址公园

工业遗址公园以工业流程的主要遗存和绿化空间为主题,位于北区中部,建筑规模约8.6万平方米,包括金安桥区域和工业文化休闲体验区,依托高炉、焦炉、高线公园、转运站等工业遗存建筑进行改造。

公共服务配套区

公共服务配套区定位于一带一路服务、研发创新平台、人才公寓等城市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国际人才社区,48.7万平方米办公空间,4.9万平方米商业配套,9.7万平方米高端公寓。

城市织补创新工场

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定位于产业金融和数字智能企业的总部发展空间载体,规划建筑面积约61万平米,目标产业是高新科技、现代金融、文化娱乐三大产业群与数字化的融合。

产业定位





目前,首钢园区主要聚焦于三大细分产业:冬奥引领、科技赋能的体育+;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数字智能;以数字传媒、互动娱乐为代表的创意产业。

体育+

640.webp (1).jpg

体育产业,围绕体育产业的办公和消费,满足企业办公区和体验式消费需求。

目前,首钢园区的体育产业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主,不过冬奥板块在园区的占地规模不大,处在北区约10%的比例。

2016年5月,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入驻首钢老厂区西十筒仓。2018年,首钢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跻身北京冬奥组委最高级别赞助商。

依托冬奥会的机遇,目前带动入驻园区项目包括:首钢智慧通信枢纽项目、冬奥会云转播中心、冬奥会保税仓库、冬奥会赞助商(安踏、中国银行、泰山体育)等。

在滑雪大跳台南边,是氧气厂区域,包括5.6万平米独栋办公空间、1.9万平米商业配套(含1.7万平米演播厅),在冬奥会期间将提供冬奥会的配套服务,如冬奥云转播,目前已入驻腾讯内容与数字部门。

640.webp (2).jpg

数字智能和创意产业

数字智能和创意产业,以金安桥区为主,5.4万平米办公空间,2.3万平米商业配套,包括极限公园、设计师广场、电竞科幻产业启动区、沉浸式数字媒体体验区、数字智能孵化区,主要发展电竞、科幻及文创产业。

640.webp (3).jpg

目前入驻项目包括: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部、墨甲机器人、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区(首钢园)、首钢园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中关村(首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等。

640.webp (4).jpg

其中,“1号高炉SoReal超体空间”——5GVR乐园,面积将达2万2千平米,涉及的业态主要有:虚拟现实博物馆、世界艺术互动光影秀、世界艺术作品展览展示、VR体验区、智能潮流赛事电竞馆、特色商品区、未来光影互动餐厅及酒吧等;

640.webp (5).jpg

Re睿.国际创亿馆,位于首钢园北七筒办公区四号筒仓,首个以“文化遗产×数字创意”为内核的沉浸互体验馆,通过5G+8K高清影像和AI+AR等技术,实现内容的无限延展。


商业配套




640.webp (6).jpg

商业配套入驻项目包括:星巴克、智选假日酒店、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小米旗舰店、香啤坊、香格里拉酒店项目。

其中,香格里拉酒店项目,利用老厂区自备电厂主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接待饭店”之一,为首钢园区的赛事接待工作提供高品质服务保障。


睿观点


在首届北京网红大咖榜单中,首钢园区的三高炉、滑雪大跳台、星巴克上榜,三高炉是首钢厂区最大的炼铁高炉;滑雪大跳台,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项目比赛场地;星巴克,作为首钢园第一家招商引进的商户,于2018年9月开业,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如今,尽管还未能完全投入运营,首钢园区也已成为各大短视频App上的“北京网红打卡地”,来访者越来越多,成功的变成聚集活力的特色开放空间。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我国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建筑的减碳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减碳必由之路。
深圳·星河WORLD,于深圳中轴之上,以160万㎡产融巨著,雄踞中国产城标杆项目十强。园区搭建“双轴产业生态体系”,横向布局超10栋企业全生命周期办公空间,吸纳超1200家名企入驻,形成五大产业生态集群;369米深圳·星河双子塔垂直规划多元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需求与空间载体高度契合的垂直总部集群。
2022-03-21星河产城 产业地产  阅读:4282
2022年2月22日,华安发展控股集团与安徽省盐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安徽省健康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安徽省盐业投资控股集团总部正式签署六安市2021-11号地块康养示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2022-03-01华安控股 产业地产 华安  阅读:5390
过去几年,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大幅攀升,亚健康成为常态等,引爆了巨大的医疗健康潜在需求,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促使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健康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不仅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科技大佬大力挺进医疗健康产业,众多房地产大佬也跨界转型大健康产业!
2021-06-25房地产新视野 产业地产  阅读:5279
4月8日,中国赛宝合作伙伴技术交流活动在广州增城举行。会上,紫光集团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促进技术及产品创新,共谋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2021-04-12紫光集团 产业地产 紫光  阅读:365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