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之后,地产圈也要反垄断
阅读:3071 2021-01-05
01


最近几个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马云从巅峰跌落,国家对阿里巴巴“二选一”涉嫌垄断进行立案调查。

坦白说,作为一家市值数万亿的巨型企业,阿里的任何波动,都会比其他企业带动更多市场讨论。但阿里的特殊不止于“大”,更因为其股权穿透后,外资属于绝对控股。

外资投资当然受欢迎,但用非正常手段,成长为“第5大经济体”(马云语),利润外输,且占据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的支付领域,阿里就可能成为下一个三星、台积电,这是很多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这次阿里被反垄断调查,比上次顶格罚50万,要严重得多。因为根据反垄断法,最高可按照10%营收的顶格处罚,而阿里去年的营收规模是5097亿。

显然,这是一个重要信号,甚至有可能,我们在见证一个时代的终结,也见证一个时代的开始。

02

那么,既然是国家出手反垄断,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第一,包括马云在内的蚂蚁员工

10月底,蚂蚁公布IPO定价之后,有媒体算了一笔账:

按照68.8元的发行价计算,蚂蚁集团员工分红高达1377亿元。按照蚂蚁员工数量16660人计算,平均每个员工可以分到830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蚂蚁人均可以在杭州全款买一套200多平米的豪宅。马云作为蚂蚁金服的主要股东,“挣”得就更多了。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蚂蚁上市被叫停、阿里被反垄断化为了泡影。

第二,杭州房地产市场,包括土地市场、开发商和炒房者

杭州楼市之所以这么火热,有两大引擎在主导,但这两大引擎目前都遭遇了困局,甚至可能熄火:

一个是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

为了筹办亚运会,杭州可谓是拼尽全力,建地铁、上基建、大搞土拍,使得杭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飙升至140%,位列全国前列。

然而,因为新冠疫情,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还没办,按照当前日本封国的态势,2021年举办也够呛。

如果2022年前能够结束新冠疫情,那么2022年将会有三场体育盛会:东京奥运会、杭州亚运会和卡塔尔世界杯,届时,杭州的“全球出镜率”将遭遇严重竞争,杭州在此之前的努力也可能会大打折扣;

如果2022年前仍不能够结束疫情,那么,整个全球的经济将会是长期的低迷状态,别看股市节节高涨,其实光靠放水是不可能长久的。而长此以往,杭州在亚运会上的高负债投入,能否得到应有回报,未知几率大大增加。

另一个引擎,则是阿里巴巴主导的杭州各大概念性板块。

说实话,杭州相对于北上广深没有政治资源,相对于南京,苏州,武汉等没有准确定位。以前杭州靠白娘子、西湖和浙商,后来,阿里给杭州带来了互联网之都的称号。

于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杭州云城、城西科创走廊、之江实验室、未来科技城等阿里楼市概念崛起,例如之江板块,因为蚂蚁金服拍了块地+准备上市,房价一天之内蹭蹭蹭涨了近百万。(虽然后来因为暂停上市,有部分投资者被套在高位,但追着阿里概念炒楼市的架势,确实颇有点像当时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的样子,大家基本上都在炒房,炒概念,万人摇号现象此起彼伏

也许,在杭州楼市投资者的眼里,阿里好——阿里员工购买力强劲,永远涨;阿里不好——杭州又不是只有阿里,永远涨。

但是,就经济基础而言,以前杭州的经济发动机是制造业发达的萧山,然后是集中了杭州几乎所有老底子好公司的滨江。现在萧山拆改迁一通操作,经济发动机变成了余杭,一年有二十多个点的增量。

看起来确实耀眼瞩目,但这成绩的背后,是杭州把所有的宝都押在阿里头上
例如,阿里西溪园区地方不够用,余杭区政府就把西溪园区对面的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炸了,把地方腾出来给阿里;人才落户新政一出台,立即通过淘宝总裁蒋凡的C类人才申请,不过蒋凡因为出轨事件,至今还没被深受白娘子熏陶的杭州人民接受。

对此,大家不觉得G20之后,杭州整个城市都越来越阿里化了吗?一样的画饼,一样的造概念,一样的发明新词,一样的做点小成绩就网宣得爆炸,一样的急功近利浮躁。

当然,杭州不是没有醒悟过实业的重要性,例如在2019年搞了个钱塘新区,宣称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很是大鸣大放了一把。

然而,过了两年,除了房价,没见钱塘新区制造业有什么起色。就跟马云搞达摩院一样没耐心,号称3年1000亿,结果3年了1000亿到底到账多少不知道,现在达摩院已经要人家搞科研的承担赚钱kpi了。现在的杭州,也转头城西,又去推杭州云城去了。

然而,在这次阿里被锤之后,很多不该他做的业务,他会退出,很多不该他赚的钱,他也会拿出来。杭州房价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疯狂上涨的动力,再加上国家房住不炒的大政策。一直依赖互联网和炒房的杭州,可能真的得好好思考自己接下来城市的发展了。

640.webp.jpg

▲我不否认阿里改变了杭州。但是,我想说明的是,当一个城市把发展的希望全压在一家企业上,这个城市的发展思路,是不是值得再商榷一下?

03

而在反垄断之后,我觉得,地产圈尤其是中介领域,更值得反垄断。

为什么?因为通过中介买卖房子是城市基础服务,是维系民生幸福的根本性商业活动。而又因为房产买卖金额巨大,基本是居民所有的家产,在这个领域形成垄断后提价,会对居民财产造成重大影响。

而就在上周,就有不少新闻爆出,郑州贝壳开始全面涨佣,从2021年1月起,将中介费由房屋成交总价的2%上调至3%。买方承担2%,卖方承担1%。

640.webp (1).jpg


虽然从表面上看,从2%的收费标准转向3%,只是让卖家多出了1%,但一单交易两头薅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让人感觉非常不爽。

更值得关注的是,贝壳系中介不单单是郑州涨价,早在11月份,深圳就来了一波“特别提示”:

640.webp (2).jpg

“未来我们是向客户收不高于2个点的收佣,对业主不高于1个点的收佣。”贝壳找房粤闽区域总经理兼深圳城市总经理戴明奎11月5日说。

据了解,在贝壳深圳这波佣金提价前,深圳平均佣金点数为1.5%左右;而在提价后,贝壳深圳旗下所有新经纪品牌门店都将按照新的服务收费标准收费,包括链家、德佑、览众、糯家、脉房、68置业、微地产、成宏地产共八大新经纪品牌,共近1600多家门店,2万多名经纪人。

要知道,深圳房产均价7万,总价动不动就超千万,按照3%的收费标准,一单交易就将近30万。

对此,有深圳网友表示:“在深圳做中介,比贩毒强多了,还没风险。”

然而,对于提价,贝壳深圳戴明奎解释说,“不是加佣,只是把过去的3%的佣金进行合理化、细分化、透明化,且双向收佣的透明化在全国范围内是趋势所在,目前上海、广州都在实践。

640.webp (3).jpg

▲有意思的是,圈内某头部自媒体居然还说国内中介费率很低....真的很低吗?

04

说实话,如果只是提佣,那么我还不至于怎么说贝壳。毕竟,佣金点数3%早有先例,也不算是创新高,再说这事完全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是,贝壳借着平台优势和规模优势,以“必看房源”、“连锁加盟”的方式,在占有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的10%的前提下,这些动作,值得争议。

例如“必看房源”,现在的贝壳极力劝说房东签署“必看房源”,不仅收中介费,还收广告费。

640.webp (4).jpg△截图中“14元“为笔误,正确应为“14天”。一旦中介与业主签了“必看”,如果三个月内可以成交,业主需要多交房源成交总价1%的“广告费”。

所谓广告费,就是贝壳推出的“必看好房”推送标签服务,对签订协议的房源给予流量倾斜,更多的曝光。

从商业策略上讲,贝壳这样做没毛病,完全发挥了自己的流量优势。毕竟淘宝也有直通车服务,只要曝光量够大,再差的房子也能卖出去。

然而,对于买家而言,必看好房的广告费最终还是自己承担,毕竟大多数房东是实收;而且随着“必看好房”越来越多,贝壳相当于又薅了购房者一层羊毛。

按照最新数据,贝壳在广州有70000多套房源,若有20%的房源做必看好房,每套收1%,按照平均每套总价200万来算,都有好几亿了,可不是一笔小钱。

而另一方面,贝壳是做平台的,客户想买二手房,贝壳基本绕不过去。

我们知道,链家在 2015 年发起一系列并购,如成都伊诚、上海德佑、深圳中联、北京高策、杭州盛世管家、广州满堂红、大连好旺角,这些地方势力都被链家收入囊中,在一起做大了规模之后,贝壳才顺势而为做平台的。

等到2018年,贝壳通过链家和德佑,依靠ACN网络、link系统、A+系统,以及真房源标准,吸纳了大批中介门店加盟,在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

以杭州为例,在转型平台前的2018年,贝壳(链家)在杭州二手房的市占率仅为11.7%,而在转型后的2020年,贝壳已经占据杭州二手房市场份额的42.8%,此前与链家处于同一量级的豪世华邦,市占率萎缩至3%。

640.png
▲图片来源:晚点latepost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豪世华邦的,也许,这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小中介,在大鱼吃小鱼的规则面前,“小中介的死无人拜祭”。

但一面是豪世华邦的消失,另一面是贝壳的做大,再加上此前贝壳致函开发商要求开发商停止房联行的带客,贝壳利用客户规模优势挤压小中介和开发商,利用房源优势从客户身上吸纳超高佣金,可谓左右逢源。

640.webp (5).jpg而在今年贝壳上市后,得到资本助力,贝壳以后开分店、继续扩大规模,想必会比以前单打独斗更加容易(贝壳在招股书上也表示,未来会精选战略投资和收购标的,整合互补,稳固市场领先地位)。

在我看来,房地产市场虽大,几十万亿的规模,但却是很讲究马太效应的。因为房源、客户数据这些,积累起来很吃力,但是一旦打通了,那就是独家护城河。

640.webp (6).jpg
▲房地产马太效应。虽然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垄断很难,但实际上,一手房领域,百强房企已经挤压了绝大多数中小房企,整体市占率达到57.5%。

如此,贝壳作为一个平台,其发布的3%的佣金标准,其他加盟品牌也都会按照这个佣金标准收费。整个市场贝壳一言独大,客户是基本绕不过去的。

05

说实话,中介行业的弊病远不止这些。例如按成交总价收佣金:

640.jpg▲城市配套完善,产业升级,房子涨价还情有可原;而中介佣金,为什么要按照成交总价收费,“躺赢”享受业主的资产升值?

对此,我想起2017年的时候,有关部门此番与左晖们对谈,希望能将中介费下调。

后来,左晖们被开出了两套方案。

一种是固定中介费率。未来的中介费=房屋总价*固定费率,固定费率不得超过2%。

在当时的北京市场,2.7%的中介费率已经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高企,如今提价到3%+必看好房的广告费,不止政府是什么态度呢?

另一种则是按套收费,中介费根据总房款固定为几档。举个例子,总价300万以下的房源,收一个多少钱的固定数额中介费,总价300-500万,收一个固定数额,500万以上,收一个固定数额。

然而不知为何,按照固定档收费始终没能实现。

也许,对于左晖们而言,享受中介佣金在资产泡沫里的增值,也是一种幸福吧。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上海2022年8月1日 /美通社/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22-08-27波坦 土地市场  阅读:3050
上海万科基于集团“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定位与担当,围绕“土地、城市、人”三大核心,制定出“地区振興、文化复興、体验新興”的“興计划”战略,全面助力城市更“興”发展。在深入践行“興计划”的过程中,上海万科以城市空间价值塑造者为使命,依托高品质的场景营造、新颖的内容运营、可持续的生态规划、有温度的专业服务,为城市注入活力,与城市共同发展——徐汇区,正是承载上海万科对城市空间价值塑造的重要实践区域。
2022-07-17万科 土地市场  阅读:5435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是一部史诗,记录着这片土地上跌宕起伏的变迁故事。历经30余年,布局百余座城市,世茂见证和参与了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今天世茂【对话城市】栏目,继续和您品读一座城市的理想。
2022-06-27世茂集团 土地市场  阅读:3741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是一部史诗,记录着这片土地上跌宕起伏的变迁故事。历经30余年,布局百余座城市,世茂也见证和参与了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今天世茂【对话城市】栏目,继续带您品读一座城市的理想。
2022-05-26世茂集团 土地市场  阅读:4376
这段时间写了重庆的央企开发商和港资开发商的过往发展和现状,不少人表示对重庆本土房企也感兴趣,尤其是对金科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金科。
2022-05-26城市分层 土地市场 金科  阅读:4408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