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7531 2021-12-22

640.jpg


01

项目概况


2021年度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


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南浦路以东、柳州东路以南,主要包括医疗综合楼、行政科研楼、感染门诊楼三部分,是一所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理念先进、设施现代、技术领先的智能化、医教研一体化的三级综合医院。设计床位 800 床,日门诊量 5000 人次。

640 (1).jpg

640 (2).jpg


建筑外形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材料采用玻璃和金属复合铝板,绵延婉转的横向分隔以及主楼的收分,隐喻了浦口山水的特点。金属的色泽变换使建筑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


640.png

△总平面图





02

设计理念


简明清晰的规划布局。综合医疗区、行政科研区、传染病区、中心花园以及预留用地关系紧凑,门诊、急诊、住院和探视、货运、污物以及传染病等流线组织合理,设置人车分流、洁污分流。规划预留了远期发展用地。


640 (4).jpg640 (3).jpg


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综合医疗区采用经典的医疗街布局,实现最经济合理的候诊模式,候诊--二次候诊--诊疗空间,为病人创造安静的医疗环境。直接便捷的交通将患者的路线缩到最小。

人性化的医院设计。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光,同时将外部景观引入室内;全程无障碍设计和精心打造的标识系统为患者提供良好就诊环境;温暖的室内色彩、随处可见的休息空间、独立配置的商业休闲空间等等,给患者全方位关怀。

640 (5).jpg

640 (6).jpg


公共空间礼仪化实用化结合。通过人流分析,对交通空间和等候空间分别设置,避免相互干扰。大厅、医疗街、候诊等公共空间的尺度精确推敲,做到满足功能要求,又避免大而无当,浪费资金。

模块化设计。门急诊和医技单位以模块化进行设计,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模块内部候诊、功能用房、医生生活区域分区明确,确保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640 (7).jpg

640 (9).jpg640 (8).jpg


绿色节能设计。病房楼采用良好的朝向,设置小庭院、下沉式庭院,获得较多的自然采光通风。外围护结构和屋面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外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并设置遮阳,同时建筑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节能措施,有效降低了日常运行成本,减少碳排放。

现代化智能化医院。全院采用医疗智能化系统设计、智能化物流系统设计。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在立面造型设计上,以浦口“山水” 为概念,通过建筑转角的圆角做法以及建筑表面弧形阳台的处理,形成具有韵律感的建筑体形,让医院建筑群给人以舒适圆润的造型感受。立面以横线条为主,沿街形象面舒展大气,圆形主入口醒目突出,创造出现代稳重且具亲和力的医院形象。

640 (13).jpg

640 (14).jpg

640 (15).jpg

随着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江北新区规划出台,桥北片区经济发展迅速,大型楼盘聚集,各类商业设施大量进驻,区域居民激增。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建成,有效缓解桥北片区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医院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门诊、急诊、住院、体检等健康服务,也覆盖扬州、淮安、安徽等周边城市,服务人口约 30 万。


同时,医院的建成也扩大了南京医科大学优质临床教育资源,强化南京医科大学对于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服务能力。





03

项目图纸


640 (1).png

△行政综合楼剖面图

640 (2).png

△感染楼剖面、立面





项目地点丨南京市
建筑类型丨医疗建筑
用地面积丨86463.85 ㎡
建筑面积丨186379.25 ㎡
设计时间丨2015-2016
竣工时间丨2020
设计单位丨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丨李伟
建筑设计丨朱鸣宇 齐叶 张宇 胡洪波
结构设计丨赵伟 史小伟 金如元 胡尚文
给排水设计丨郭飞 武剑
暖通设计丨刘金 王雪松
电气设计丨陈礼贵 朱莉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