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海后海总部大厦 | HUAYI华艺设计
阅读:13575 2022-04-22

640.jpg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的设立旨在提高民众对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2020年,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640 (1).jpg

⊙近零能耗建筑认证证书及标识


华艺立足深圳,深耕湾区35载,拥有多年绿色建筑实践经验。早年设计的深圳安联大厦被评为“可呼吸的建筑”。2020年,华艺紧跟“双碳”战略,深圳中海后海总部大厦项目凭借低碳、绿色和健康的前沿设计方案,获得“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认证,成为国内首个5A级高层写字楼近零能耗建筑,标志着华艺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此外,该项目还取得LEED金级、WELL金级和健康建筑三星预认证。


640 (2).jpg

⊙WELL金级预认证、LEED金级预认证、健康建筑三星设计标识


01 项目区位


中海总部大厦坐落于中国总部企业最为密集区域之一的深圳后海企业总部片区。后海企业总部正处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深圳生态景观环境最好的城市核心区,拥有深圳湾开阔的海域景观及滨海长廊,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资源丰富。


640.png

⊙项目区位图


项目结合中海稳重而坚韧的品牌形象,旨在打造一处融合绿色科技、人文空间、精工铸造、与城市共赢的未来行业标杆项目,并充分展现“性能优先、科技领先、精工细筑”中海企业核心文化。



02 设计理念


设计团队以中海坚韧不拔的企业形象及追求匠人精神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从巧夺天工的叠石艺术中获取灵感,寄望未来的中海总部形象极具雕塑感,如寓意永恒的无尽之柱,扎根向上。


640 (3).jpg

⊙形体生成分析图


方案按基地设计条件将建筑体量落地;其后依据裙房和塔楼功能划分,分别向上提升,开放不同的架空空间,为城市和市民创造人文活力空间;在此基础上,建筑向北侧公园和南侧绿地轴横向错动,使裙房和塔楼形体相互平衡,多层次景观和活动平台应运而生;最后结合功能和性能,精细化幕墙肌理,铸造出性能优先、绿色健康、科技未来的中海企业总部。


640 (4).jpg

⊙项目效果图


项目与城市共赢,为市民和使用者创造价值。项目通过交通一体化设计竖向连接二层城市慢行系统和地下公共交通,向场地注入活力;结合城市设计要求,首层、塔楼底层大面积架空,释放2000平米城市土地,且开放3300平米空中花园;首层采用骑楼+通透玻璃幕墙手法,模糊建筑与城市界限,并融合办公大堂、轻餐、城市展厅等功能,向市民开放;建筑呼应环境,与北侧公园和南侧绿地形成良好互动,以谦虚的姿态融入基地环境。



03 低碳策略



中海总部大厦聚焦建筑需求侧和用能侧,从需求侧节能和用能侧减碳两大维度实践落地,综合节能率达61%,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2.3%,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要求。运行阶段可通过绿电和碳交易中和剩余阶段碳排放,实现零碳建筑目标。


 需求侧节能 

项目基于对深圳常年气候、风向、光热条件的深度分析,从规划布局、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维护结构等方面,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为建筑零碳策略奠定良好基础。


640 (5).jpg

⊙多层次立体绿化


“阳光是世界上最好的材料” 总部基地因地制宜的采用偏筒+中庭的布局方式,实现对均质化采光的需求,减少对人造光源的依赖。建筑打造屋顶、露台等绿色空间,实现多层次立体绿化,让处于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核心区的人们拥有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


640 (6).jpg

⊙偏筒+中庭+南北贯穿式通风布局


“会呼吸的写字楼” 项目采用南北贯穿式边庭,创造良好的自然对流风;通过风环境和热环境测算,竖向贯通的中庭设计,全年可实现约2300小时自然通风,减少约18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耗能亲自然” 项目节能幕墙及遮阳系统的应用,每年可减少40%的太阳辐射量。


640 (7).jpg

⊙太阳辐射照度分布图、幕墙水平构建外遮阳


 用能侧减碳 

基于健康、舒适、低碳、高效的目标,项目采用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高效制冷机房、热回收、屋面太阳能光伏等技术,全面实现系统提升能源系统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主动式冷梁空调” 实现温度、湿度独立处理控制,解决传统空调吹风感强、冷热不均、系统能耗高等痛点,同时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约20%。


640 (8).jpg

⊙主动式冷梁空调


“高效能源利用” 采用高效制冷机房设计理念,通过能量分级输送、高效设备、系统优化、精密控制等策略,实现全年平均能效比6.4的目标,达到行业顶级的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数据机房预热回收、新风全热回收等技术手段,提升系统能效。


640 (9).jpg

⊙高效机房目标与技术路径


“可再生能源” 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时,结合项目实际,充分利用屋面空间,设置了约500平方米的光伏组件,年发电量约为12.5万度,为地下室空间及LED屏等提供照明。



04 项目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以中海后海总部大厦示范工程为契机,华艺坚持绿色低碳、健康智慧的产品设计策略,力争为湾区再添城市精品项目。该项目亦获得了政府的高度认可,获列为深圳市重点片区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编入深圳市2021年《中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发展报告-深圳篇》。


深耕湾区35载,华艺多年来坚持践行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理念。2022开启新征程,结合中海后海总部大厦实践经验,华艺将继续探索低碳建筑技术路径,研发建筑低碳科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健康品质,以实际行动响应“双碳”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助力行业低碳健康发展。


640 (10).jpg

⊙项目效果图




项目地点:深圳市 南山区后海中心区

项目类型:办公建筑

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

主单位:中国海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设计总负责:罗亮

设计总协调:陈日飙、贺亚迪

设计团队:

建筑专业|郭艺端、彭建虹、朱高栋、胡超华、吴浩然、任群、夏云龙、尚伟强、杨峻、刘旸、陈小冬、李雄、牟星、杨壮、隋佳音、钱紫艳、钟映航

结构专业|严力军、何涛、杨振汉、冯超林、杨世爵

强电专业|傅勇平、马腾跃、刘勋、林政杰、刘政

给排水专业|刘赫南、林锦标、赵志伟

弱电专业|何雁、柯文兵、庄湘荣

暖通专业|方金、周敏钊、于洋

设计时间:2020年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