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东原·THE OVAL一奥天地 | 杰恩设计
阅读:7091 2022-04-24

640.jpg

创意与设计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动力,一座城市会因为创意而实现创新,反之,一座创新之城也总是深具创意。J&A作为中国城市综合体设计引导者,为城市肌理带来新的力量,将理想、人文、情怀转化成生活,不断为城市更新发展赋能。



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齿轮下,有很多建筑被时代抛下,如废弃烂尾的商业空间、无人问津的废弃铁路、无人记起的废弃厂房……


在重庆,东原“THE OVAL一奥天地”商业项目则由废弃的地下商场改造而来,这是一场艺术与商业的碰撞,自然与城市活动在此交汇,实现了城市焕新。


640 (1).jpg

改造前

640 (2).jpg

改造后


背景和原貌:废弃多时,但潜力巨大


东原·THE OVAL一奥天地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毗邻轨道交通3号线金童路轻轨站,建筑面积7. 4万㎡。场地趋近于正方形,南侧为金渝大道,东、西、北三侧均被高层办公楼所环抱。


640 (3).jpg

项目场地


项目为全地下建筑,21世纪初建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项目前身为废弃的地下商场,所以一直没有实际使用,因此结构保存完好,后作为社会停车场临时使用。项目的地上部分为公共绿地,上面种植了富有层次且种类丰富的树木植物。


640 (4).jpg
640 (5).jpg
640 (6).jpg
640 (7).jpg

项目场地

640 (8).jpg

场地现状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设计团队希望以最简约的设计方式,尽少的拆除现有植物,来将建筑“借位”于其中,使其在体现建筑及项目昭示性的同时,能够隐于这片绿植当中,与环境和谐共生。



源起:设计原则和思路


达芬奇曾说过“简约是复杂的最终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往往也是最有力量的。


而今天,处于高速进步时代的人们,也开始对这一理念越发的理解和喜爱。在设计之中,如何做到简约但富有内容?精致而非过度装饰?这些问题同样也考验着当今的设计师们。因此在该项目改造上,设计团队希望在保持原有的建筑结构体系基础上,赋予更多的前沿化功能,打造成具有艺术氛围的,集体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地下商业复合体。


640 (9).jpg



项目的形象面:“指环”构架 


身为地下建筑,如何设置一个具有昭示性的装置物是项目的重点。


640 (10).jpg

示意图


设计团队结合着中央下沉广场的边缘,以“山城”重庆起伏的山脉为灵感,打造出“向下”探索的山谷式造型,设置了一个简洁且富有层次韵律的“指环”构架。“指环”面向南侧的公园和轻轨,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形象面。


640 (11).jpg

场地效果图


“指环”构架由玻璃幕墙和竖梃组成,竖梃中央预留LED灯光点位,使得“指环”构架不仅拥有日间简洁通透的公园特质效果,更在夜间色彩斑斓的灯光渲染下,获得耀目活力和商业气质。


建筑以一笔简洁的“透”顺应了所处的环境,昭示且共存,规划上解决了现有结构难题,向地下引入自然光线,完善了地上和地下的交通联系,在打造了一个成功的载体的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目的地。



转角处打造下沉场地:加强竖向联系


由于项目为全地下商业建筑,因此如何吸引消费者,如何向公众展示商业价值注定会成为该项目最大的挑战。要怎样才能在商业引流和现存绿地中寻找平衡?


640 (12).jpg

实景图


设计团队通过创造了几个在场地主要转角部位的能够快速吸引消费者到达地下商业室内空间的小型下沉广场达到了这一目标,而且也避免了建造更多的地面构筑物。


同时这些下沉广场也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催化剂:它们不仅为项目的地下商业空间和公园之间创造了很强的竖向联系,同时也把公园的景观主题引入地下商业空间,使得地上和地下空间更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有限的地面空间充分利用,分割为不同的功能区划,加入运动跑道、儿童游憩区、艺术装置和景观绿化等元素,充分利用好场地的天然独特性,同时在地面景观的功能层面,也与地下商业形成良性互补,动线规划相互融合。


640 (13).jpg

实景图


其整体的景观设计以运动公园为主题,不仅向市民回馈了一个崭新的城市公园,同时保护了现有绿地植物的绿化资源,引导绿化进入地下空间,不仅优化了商业环境同时也成为了商业业态的延展,使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可以置入到轻松自然的空间氛围中,以最简洁直接的方式拥抱着自然,享受时尚。


开放性的广场,也使得项目成为了周边居民、办公族群日常的休憩场所,为项目吸引到天然客流。



商业设计:全新的功能业态


城市更新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建筑空间的更新,同时也是对功能业态的更新。


整个项目的最初设计就是从对于现有结构条件和业态规划开始的。项目的商业面积主要在地下一层和地下一层夹层的位置。


640 (14).jpg

地下一层夹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夹层空间具有4.2米的层高是在原有广场下沉空间基础上着力打造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具有天然的室内及户外空间,不仅是地上和地下的交通互动区域,同时结合了在其之上的标志性指环构架和在其之下的地下一层的中心下沉庭院。


640 (15).jpg
640 (16).jpg

地下一层夹层实景图


地下一层夹层广场周边布置了各种适合外摆的轻餐饮业态,同时也着力打造了景观水景、吧台、树池优化空间尺度的小品,使得这一区域成为本项目的最具活力的地带。


640 (17).jpg

地下一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现状完全是地下封闭室内空间,并且由于原有的结构而保持着4. 8米的层高以及局部9米的层高。因此新业态的规划利用这一结构条件,将超市、美食街等需要较高层高的主力店业态安排在了地下一层。


640 (18).jpg

地下一层夹层实景图


同时,在争取避免现有结构的限制下,根据“单环四角一中心”的格局,通过对主次动线空间的定位、视线通廊的规划以及室外光线的引入,设计团队成功地打造出了一个舒适的地下可呼吸空间,成功破解了原有地下封闭空间的难题。


640 (19).jpg
640 (20).jpg

室内实景图



室内设计:行走的美术馆


室内设计进一步完善升级了商业空间的体验,在设计之初,J&A便提出“什么样的创客空间才能唤起青年客的冲动?”这一命题,以“行走的美术馆”的理念打造了具有格调且艺术的地下休闲购物环境,创造更多适合现代年轻人沉浸的商业空间。


640.png


室内设计灵感来源于加来道雄博士所著的《平行宇宙》,J&A设计团队通过打造多点贯穿式场景,映射出与我们的宇宙有所关联却完全不同的新元素、新物种、新世界。


640 (21).jpg
640 (22).jpg

室内实景图


结合建筑原有的双层空间,J&A通过打造一个双层流线型的休憩步梯,打造室内交互场所。弧形的步梯不仅打破原方形的盒装空间,使空间感受更加随意而多变,同时更好的和空间以及空间中的人、事、物进行了一个既有形又无形的连接。


640 (23).jpg
640 (24).jpg

室内实景图


在连接四大中庭的过渡区域,结合主广场的玻璃幕墙,让光进入地下空间,弱化空间给人带来的阴暗感;在幕墙边运用了水纹不锈钢,将户外的景观引进室内,加上水纹的虚化作用,给人带来更多的想象。


640 (25).jpg
640 (26).jpg

室内实景图


在洗手间这一重要功能空间上,人性化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温暖的灯光令人舒适放松,洗手间内部配有座椅、大面镜人性化配置;除此之外,还贴心配置了母婴室,为妈妈们提供舒适的沙发座椅,带着baby≠逛商场,这一难题在此终被化解。


640 (27).jpg
640 (28).jpg
640 (29).jpg

室内实景图


活泼灵动的色彩点缀着调性柔和的地下空间;暖香槟色与白色灯片相结合的设计,打造出一种明亮、温馨的整体环境氛围,为顾客营造了一种宾至如归的良好感受。


640 (30).jpg

640 (31).jpg

实景图


整个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城市空间。这一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碰撞、否定和提升,结合了建筑、景观、室内和灯光的全方位思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整个项目将会以一个绿色如翡翠、精致似钻石的形象,通过灯光的烘托和点缀完美地呈现给这个城市。



结语

随着北上广深及众多强二线城市存量时代的到来,“城市更新”正成为了房地产尤其商业地产行业新的发展主线。在城市更新的整个过程之中,城市越来越多的要与设计和创意联系起来。东原·THE OVAL一奥天地用更加当代的设计语言和审美去和原始的城市肌理产生碰撞,为僵化的城市面貌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


640 (32).jpg

设计团队头脑风暴


640 (33).jpg

地下一层夹层平面图

640 (34).jpg

地下一层平面图


重庆东原·THE OVAL一奥天地

项目业主:东原地产

室内设计:J&A杰恩设计

建筑设计:置恩(上海)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加特林

项目面积:50000㎡

设计时间:2018年12月

竣工时间:2020年12月
主要材料:仿水磨石砖、古铜色不锈钢、水纹不锈钢、 木纹格栅、白色格栅

项目摄影:李雪峰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