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龙戏曲中心 | 吕元祥建筑设计 RLP
阅读:3808 2022-07-01

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拥有丰富精彩的文化活动和一系列能展示其前沿艺术的顶尖活动场地。其中,香港的文化地标西九龙文化区便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近日,恰逢香港回归25周年,中央电视台在制作“探访香港殿堂级艺术演出场地”系列节目时,专门走访了该区的地标性建筑——香港戏曲中心。


640.jpg

西九文化区位于海滨优质地段,可饱览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作为区内17个核心文化艺术设施的其中之一,于2019年开幕的香港戏曲中心自建成后便获得业内及社会各界的瞩目。


640 (1).jpg

Photo: Ema Peter

640 (2).jpg


占地约13,800平方米,戏曲中心位处广东道及柯士甸道交界的黄金地段,是到访西九龙文化区的东大门。由RLP携手加拿大建筑师事务所Revery Architecture共同设计,该建筑将剧院、艺术和公共空间以生动的布局和谐地融为一体,对传承、发展及推广戏曲这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意义非凡。


640 (3).jpg


戏曲中心整体建筑糅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更凭借可持续发展设计以及对文化和社区的贡献,先后斩获国内外多项建筑设计大奖,其中包括《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景点” 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上榜的建筑。


640 (4).jpg


戏曲中心的大剧场借用中国传统建筑“亭”的概念,四面开通入口,以悬浮架空的设计将底层的中庭开放给公众,创造一个让公众喜爱流连的公共空间。其设计的一大特色是于建筑物的顶部修建了一座架空的、可提供 1000+ 座位的大剧场。剧场离地面足有27米高,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因周边铁路运行所产生的噪音与震动,影响观众体验;同时悬浮架空的架构还能促进空气流动,在炎热的夏季为观众带来清爽自然的凉风。


640 (5).jpg


跟随记者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的理念都已成为现实:戏曲中心宽阔的中庭平台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区域,人们在此聚集,闲适地聊天、休憩;顺着台阶拾阶而上,上层空间演出场地、艺术工坊、演讲厅等实用空间正井然有序地运转,茶馆剧场中飘出一阵阵悠扬的戏曲之音,人们在这里有机会欣赏到多种戏曲文化,戏曲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得以更好的保存与传承。


640 (6).jpg

作为绿色建筑的先驱,RLP的设计戏曲中心的设计方案中多处都体现出“可持续”理念的巧思。比如,建筑师采用了中庭开放式的设计,令公众即使处于室内,亦能在熙来攘往的闹市里,感受阳光或微风。这一策略不仅配合戏曲独特的艺术需要,也考虑到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同时,设计团队通过运用BIM,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分析,包括戏曲中心是否会遮挡周边敏感住宅区的阳光、评估建成后的戏曲中心总体建筑的热传导值等,使得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城市和建筑本身的可持续性大有助益。


640 (7).jpg


除此之外,在戏曲中心的建造的过程中,设计团队根据可持续设计标准实施了严格的建筑废料管理,成功减少了60%以上的建筑垃圾。公共区域的天花板和墙面覆层均采用模块化建筑,外立面皆由可互换翅片和组合模块组成,使得外墙安装达到近乎零浪费。而中心更采用超过25%的区域材料、可持续才有的木质材料及再生木材产品。设计团队通过一系列的建筑策略确保中心在建造的过程中对周边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值、并成功通过了BEAM Plus 绿建环保金级认证。


640 (8).jpg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的一部分。RLP十分荣幸能有机会设计这样一座以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建筑。这里是让人感受戏曲艺术的地方,是香港市民举行文艺活动的城市舞台,同时也是RLP实现设计理想,践行“设计更美好生活”理念的空间。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建筑与文化传承、建筑与城市发展、建筑与市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与互相成就。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