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 | 合城设计Cospace
阅读:10211 2020-04-14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作为文昌市完全学制学校之一。学校建设遵循了21世纪的教育发展新方向和科学利用土地的原则,以学生和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职能多元年化教育结构多样化”为设计目标,合城设计着力打造了一个高标准、人性化的校园。


640.webp.jpg

▲ 图片来自文昌航天创客


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合城设计集团也于近日以联合体成员身份,成功中标海南文昌学校(二期)工程高中部项目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这所倾注合城设计人心血的文昌学校,在创作之初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640.webp (1).jpg

▲ 文昌学校一期鸟瞰图


项目地点: 海南省文昌市

建设时间:2016.05

建筑面积:75209.37 平方米


一、特色融合,人本定位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坐落于海南省文昌市。学校是由文昌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创办的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完全学校。一期项目工程为小学初中部约176.9 亩,其中小学拟建设30个班,每班45人,共计1350名学生,初中拟建设21个班,每班45人,共计945人。建设用地面积89288.72㎡,总建筑面积为75209.37㎡。


640.webp (2).jpg

 ▲ 文昌学校南侧鸟瞰图


设计方案上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文昌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个性特色。


二、实以厚德,虚以致远

640.webp (3).jpg

文昌椰林如海,山清水秀;自古文化发达,人才济济,崇尚教育。设计团队秉持虚实结合的设计理念。


虚:有序的建筑——厚德明礼。建筑采用南洋风格,通过端庄、有序的建筑布局,体现文昌花园学校对品德、秩序的注重。


640.webp (4).jpg

实:通透的景观——自然致远。校园内部,建筑与连廊的穿插围合形成多个主题庭院,通透各具特色的生态景观空间,为学生创造出接触自然、拥抱自然的机会。


虚实结合,知行合一。在建筑中,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生态景观庭院中,放松身心,提升精神内涵。


三、华侨之乡,南洋文化

文昌归侨众多,带来浓厚的南洋文化,也影响了文昌建筑的风格。文昌现存的“铺前老街”、“昌南老街”等古建群都是具有鲜明特色南洋风格的建筑。


640.webp (5).jpg

南洋风格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以拱劵和飞扶壁的装饰为主,主要集中在正屋的前后立面上,正屋侧立面简约明了,只以简单的拱形窗洞进行点缀。


设计团队选择南洋风格作为学校建筑的主题风格,建筑形态延续了文昌市优秀的历史文化,入口礼仪广场空间及建筑组团的整体秩序体现学校沉着稳重的文化内涵。这是对文昌深厚华侨文化的体现,也是对城市历史建筑特色的传承。


四、空间人性化,校园一体化

在空间设计上,设计师将教学区内的各个建筑由外廊与室外长廊连接在一起,方便师生在各种天气下各个教学空间的转换。校园内小学、初中独自成组团,又存在共享空间;学习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块布置,又相互连通;既有利于学校管理,又便于交流。


640.webp (6).jpg

▲ 图片来自文昌摄影航拍


使用贯通式连廊,将教学楼中间围合而成多个主题庭院景观,与室外长廊形成教学区的休憩游戏场地,方便学生在休息时间放松身心。


640.webp (7).jpg

校园内的生活区、学习区、运动区相互串联,学生可通过室外长廊直达宿舍、食堂、运动场,非常便利,创造出一个庭院式的空间。


五、轴带组团,合理规划

设计团队通过一带一轴五组团的规划结构,在地块中心设置一条绿化谷地贯穿整个校园,形成一条生活景观带,成为南北交通的中枢,将学习、生活、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划出贯穿东西的两条分区轴线,一条轴线以行政楼为中点,一条轴线以图书馆为中点。这两个建筑以其庄重的特征,形成校园的核心标志。并将校园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域分别为中心绿组团、运动组团、生活组团、初中组团、小学组团。


640.webp (8).jpg

▲ 主入口效果图


规划校园呈中心发散式,以行政办公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形成五大功能区。由南向北分别为中学区、小学区、生活服务区、运动区、预留教学楼。


生活区安置在较为安静的北侧,包含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和学生活动中心,提供了优质的住宿环境。食堂位于宿舍区的位置,也贴近教学楼,方便学生的用餐。中学、小学同属教育区,各自独立成组团,互不干扰,便于学校的管理。体育运动区包括一个400m标准跑道和-一个200m的小学跑道,1片篮球区,2片网球区,西北侧设置游泳馆一座,内设1个25*50m的标准泳道。


640.webp (9).jpg

▲ 图片来自海南文昌学校


校园的主入口设置在南侧的规划道路上,入口处通过硬质铺装和车道沥青的结合,确保人车分行。另在西北侧设置学校次出入口。车行流线环绕校园,园区内部没有车辆通行,人车分流,营造安静、休闲的校园环境。通过校内的车行道,硬质铺地等合理组织校园内的消防系统流线。消防车道呈环状布置,并在校内设置有消防应急车道,满足消防要求。


厚德载物,行知合一。参天尽物,通达致远。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和民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又是国民教育普及的组织机构。参与学校的设计、施工直至建成,为中国国民教育添砖加瓦,脚踏实地的将设计天赋和力量贡献给中国文化事业是合城人与有荣焉、引以为傲的事情。继往开来,我们在路上。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