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园 | 易兰设计
阅读:3381 2023-04-12

近日,2022全国人居·筑景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创新方案竞赛评选结果公布,易兰规划设计院参与设计的“归野田园-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园”项目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2022 人居年度杰出综合设计奖2022 人居年度十佳文旅设计奖2022 人居年度优秀景观设计奖

此外,第五届LIA 园匠杯国际竞赛入围名单也于近期公布,归野田园-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园项目围终审环节,最终角逐金奖、银奖。

640.jpg


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

乡村振兴示范园

640 (1).jpg

640 (2).jpg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中铁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3号调蓄库滨水区域,是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在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景区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项目规划用地29000平方米,景观设计依托场地内农林用地现状,宏观上重塑农业景观风貌肌理基调,描绘自然世界的广阔博大。

640.png

项目区位



设计概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故乡的自然风景,人们对绿色的大自然和交错的农田,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好感。项目设计以“归野田园”为设计理念,宏观上依托田园生态本底,尊重场地内农林现状,重塑现代化田园都市景观风貌肌理基调。归野田园在设计理念、植物搭配、材料选取以及效果呈现上都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

归野田园没有过多的人工绿植装饰与繁花,有的是田园肌理中的碎石汀步、野趣芒草和清澈水渠环抱着稻田里的农作物。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自然故事,将回忆追溯到童年的时光里,将身心同步回归自然、释放天性、感受快乐。

640 (3).jpg

640 (4).jpg

640 (5).jpg

设计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顺应肌理,降低土方成本,梳理为以田埂为边界的台地农田



归野田园

围绕“归野田园”的设计理念形成田园风貌农业景观,树立归园田居的主题立意,悠享自然静谧的乡野氛围,绿水逶迤,原野相向,花鸟为邻,诗意栖居。本次设计目标为塑造一个理想的田园居所,能听见鸟的鸣叫和树林的呼吸,在安静的田间、清澈的水面、和煦的阳光中,使人的身心都被融入到自然田园里。此外,综合考虑了85%耕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品质需求,塑造具有松弛感、去人工化的田园景观示范区,成为与其它竞品差异化的记忆点。

设计愿景:
一、田园风光营造
依托田园生态本底,尊重场地内农林现状,重塑现代化田园都市景观风貌肌理基调。
二、功能动线合理

以用地性质和场地高差为基础,形成栈道及汀步构成场地内的活动动线。

三、野奢度假调性

选用自然质朴的材料,营造度假休闲体验,保证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四、新奇趣味体验
最大限度减少人工痕迹,在田园与湖水中感受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自然故事。

640 (1).png“归野田园”设计平面图

640 (6).jpg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和干预

项目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和干预,促进农业生产活动,提升观光游览的体验。来到“归野田园”的游客要经过立体架设在农田上的栈道引导下来到田地之中,人们可以与农业生产零距离的密切接触,亲身体验春种秋收的农耕过程。


入口形象区

入口区域强调自然质朴、休闲以及品质感。选用自然质朴的材料,保留当地独特的质感,保证原真性与可持续性,将周边草木葱茏的自然风景融入到空间环境中,塑造诗意栖居的意境。

融合禅意趣味雕塑,造型欲动未动,给静态的景观积蓄了潜在的动感。提取竹编要素形成入口形象构筑,彰显川西特色,强化示范区的昭示性,增加辨识度。

640 (7).jpg640 (8).jpg
选用竹子形成遮阴空间,形成入口到达的仪式感


田间栈道

场地入口处设置落客及停车港湾,以栈道为主动线,引入曲线体量呼应整个空间,增加辨别度。休闲场地作为弹性空间,满足展示和初步接待功能。栈道平宽度2m,连接入口与亲水平台区域,穿梭在稻田之中,体验田间漫步的舒适。水车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的农业文明,作为场地内最大的构筑物,不仅是场地的地标性打卡点,更烘托了田园风光的氛围。

640 (9).jpg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来到归野田园,到田埂边,到菜园中,用脚步体验自然的质朴,感知自然与生命的力量


640 (13).jpg
640 (14).jpg
640 (15).jpg
材料选用当地获取的石木,保证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田园体验

延续土地本身的属性,以曲线形式的碎石汀步和毛石挡墙贯穿田园肌理,汀步周围种植精致化的组团植物,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度假生活和丰富的假日生活场景,既有精美质朴的田园,又有小径水渠和乔木竹林。不时出现的野鸟、昆虫给人们提供了与多种生物接触的机会,田园柔和、较小起伏的曲线形式景观,有助于安定情绪,使人沉静;此外,随处可见的果树、稻田强烈刺激着人们内心对回归自然的感受。

640 (16).jpg

640 (17).jpg

在农作物的选择上,以水稻、油菜为主

在植物种植设计上多选择农作物种,以水稻、油菜为主,考虑轮作方式,打造以黄绿交替为基调,辅助搭配桃树、樱桃、柑橘等观花观果的果树,点缀农业景观色彩。休息平台设置蓝花楹作为主 景树,成为视觉焦点。

640 (18).jpg

640 (19).jpg

以曲线形态的毛石挡墙作为田块的边界

碎石汀步是以手作的形式开展建设,没有混凝土和机械的加入的低干扰设计,保持田园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效果。石堆砌的矮墙形成田埂的边界,灯具选用当地的竹子材质,展现场地自然质朴的景观环境。共鸣游人乡土归属,回归初心。
640 (20).jpg
640 (21).jpg
通过高差形成台地形式的田园风貌

整个田园区规划了一条灌溉水渠,利用场地高差实现重力流浇灌稻田。广阔田野上斑斓的色彩、美丽的农田、转动的水车、葱郁的树木,形成诗意的栖居地。

640 (22).jpg以天空和大地作为背景,创造心旷神怡的旷达美,湖水环抱农田围合的空间给人清凉之美


原野码头

完善水上交通流线,并提供湖景游览体验,同时在码头等候区设置坐凳和戏水活动设施,增强游览的体验感。利用阿基米德取水器滚轮即可将水运至导水槽或集水盆中并实现互动功能,无动力取水装置可让儿童接触到水原理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体验。

640 (23).jpg△可以互动的无动力取水装置


结语

本项目的“田园”并不是源自城市学里任何的规划,以图更好的控制和预测,恰恰相反它是自然的、不突兀的、在地的。稻田回归了土地最初始的功能——物质的产出,也将粮食生产重新带回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最为“农村”、“乡村”或“乡间”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最“城市化”的景观。现在,这种城市化的“生产”,应该止于这片“田园”。

“归野田园”项目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融入农耕与现代文明的元素,在探索建设现代田园风貌景观中起到了明确的示范作用,其在如何打破传统田园景观、面临土地性质的限制条件等一系列问题都为未来发展新时代田园景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野田园”不仅为黑龙滩生态旅游度假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为周边居民及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享受自然、体验农耕的生态环境。

640 (24).jpg

640 (25).jpg

利用现有湖体水域设置水车提水灌溉,形成具有水乡气质的稻田景观

ECOLAND

项目信息

委托业主: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易兰规划设计院

项目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

项目面积:29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2022年

项目摄影目外摄影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