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清舒道(震泽路-具区路) 与尚贤道(和风路-具区路)道路及周边景观提升工程 | 山水比德
阅读:1392 2024-01-20

城市需与时俱进,在更新中不断焕新。在“双碳”目标下,实施城市更新和绿色低碳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低碳绿色城市更新的内涵,就是美好生活方式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城市更新应构建新的目标:为绿色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提供适宜的场景,打造更契合未来发展方向;更绿色的城建理念;更具关怀的市民空间。



清舒道、尚贤道位于无锡太湖新城核心区的中瑞低碳生态城。作为践行“双碳”理念的标杆,中瑞生态城是无锡首条“零碳生态项链”。以清舒道、尚贤道构成的零碳示范环,与零碳生态项链大部分重合,是串联会议中心、湿地公园和奥体中心的重要环线以及零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揭开零碳城市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营造的序幕。


街道作为城市功能空间的纽带
结合基地现状条件多维功能叠加
在城市更新中逐步实现
低碳、智慧、慢行、活力的实验街区
拓展生态公园边界,使城中漫步似在园中游
自然为底、趣游漫步、智慧融合
将绿色与日常有机叠加。



驻守在城市中的绿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它们是城市的重要成员,呵护场地中原有的植株
实施精细化设计与建设,避免过度碳排及碳汇影响
收获自然与季节丰富且炽热的馈赠


▲场地中细致评估后协调路径保留的植株

▲整列的保留水杉是自然中变色的画屏

 ▲绿色植物恣意生长为场地渲染出了闲适

▲保留植物持续建设中高碳汇



街道边侧一线错落布置海绵设施
它们可吸纳雨水,增强城市雨洪韧性
亦可在净化、滞留雨水的同时为城市织就多彩繁花锦
市民漫游在城市中,雨水花园相伴,关注自然的花叶荣枯
体会城市四季生命力,感受城市的呼吸
 

尚贤道人行道内侧带型雨水花园 

清晏路国家会议中心对侧绿地内下沉绿地 
清舒道废弃沟渠改造为雨水花溪
铺展材料均采用可透水的材质

城市布置海绵设施以进行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同时能为昆虫、鸟类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有效地促进丰富植物品类,结合周边绿化植被,实现自然的固碳过程,达到碳汇目的。

同时,雨水花园的渗透设施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适度缓洪,缓解瞬时城市市政排水压力,防止溢水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改善道路的排水问题,从而提升场地环境质量。各类海绵设施的布置场地实现了总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2.16%,面源污染削减40.34%的成果。
   

▲雨水花溪结构分层——净化下渗涵养雨水

绿色城市需关注人与自然的融合,于自然中镶嵌公众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舒适度与绿色低碳之间的关系

慢行系统蔓延在林间,为漫步城市营造惬意氛围

倡导低碳出行,行走在城市中感受、阅读城市

“出门走走也是不错的选择吧!”让绿色的生活模式逐步践行


为低碳出行的市民营造舒适有趣的氛围

慢行系统的小径在林下延伸

独立的跑步环为绿色户外运动提供场所

丰富的自然色彩装点慢行空间

▲结合桥梁下设计休憩交流空间活化城市灰空间


项目更新中充分结合现场条件及城市的整体发展趋势,在满足通行、优化通行的前提下,着重拓展城市生活空间类型、完善城市服务设施、提升市民参与度,并纳入低碳建设、低碳运营、推广低碳生活模式。使街道作为距市民最近的休闲交互空间充分服务于大众的生活。


作为“零碳环”的标志物,智慧树象征着能源的转换和循环,作为“零碳环”的起点,树立“碳中和”理念。智慧树上的叶片是由太阳能晶硅板组成,吸收光伏能量,并转化为电能,作为清洁能源为智慧树的灯光和街区的其他设备供电。


▲光伏集电模块



零启点广场正中央的零碳灯泡艺术雕塑象征低碳循环之光,结合广场中央下部设置光伏装置,光伏发电用于互动设施用电和景观照明等,实现循环利用。搭配动感骑行装置,骑行互动的同时,地板流动的科技灯带会随之亮起。


▲作为城市主题雕塑昭示城市低碳意识

▲能源互动增加市民的参与感


低碳科普展廊采用装配式构筑方式,以减少场地湿作业提高建设速率,并以环保材料进行打造,顶部为太阳能发电光伏膜,廊内按照实时数据监管系统,可以清晰的观看到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资源利用情况等个各种数据。让来往的游客充分认识低碳能源的多效利用。


▲装配式的展廊设置光伏屋面及雨水花园

▲在城市中增设主题公众空间

▲廊架作为市民休憩、互动、展示学习的复合空间



街区在改造同时为市民提供舒适低碳出行环境、城市慢行漫步的空间外,结合人居休憩空间结合智慧设施与低碳小程序进行科普与体验,形成游、学、憩一体化的空间利用,在有限空间中有效的发挥街道的复合性功能。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乐趣中认识日常中的绿色行为及低碳绿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逐步尝试低碳绿色的生活模式,助力低碳城市的建设。


“+”知识——宣传零碳知识,认识低碳绿色

“-”碳排——清洁能源,降低运营碳排放


“x”倍用——关注返航回收,充分利用资源

“÷”负担——骑行互动装置,智能体检、AI健身教练等设施与零碳积分小程序结合,推广城市低碳生活模式





城市绿色更新旨在通过采取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包括建设可持续的慢行系统城市硬件,采用循环经济,利用数字技术管理运营实现跃升,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共同建设低碳绿色的零碳城市。



景观设计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过持续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已经达到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最高级标准。我们以城市营造为突破口,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当下城市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寻找中国城市的未来之路,探索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新模式。

为响应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山水比德近3年来布局全国20+城市,展开滨海、滨湖、滨河、林地、工业棕地等30+生态修复与建设项目。“走向零碳”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山水比德将进一步落实“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的要求,与各级政府及开发商一起实现零碳城市的整体目标。

丨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清舒道(震泽路-具区路) 与尚贤道(和风路-具区路)道路及周边景观提升工程
委托业主:无锡经开公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江苏新慧恒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上海设计院
景观施工:无锡市瑞景城市服务有限公司
智慧科技: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地点: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
设计面积:52224㎡
设计时间:2022年12月
建成时间:2023年12月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